大会嘉宾

冉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主任、口腔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和预防保健体检中心主任。现任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及省健康服务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健康管理产学研联盟副理事长,香港医学科学院资深院士兼副院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组副组长。

专业特长:在长期的口腔医学专业实践中,始终依托于中山一院雄厚而全面的整体临床医学技术实力作为口腔医学专业稳妥实际发展的坚实基础,在颅颌面部重点对疑难重症的综合诊治领域开展了多项技术创新与探索。多年来对头颈颌面部重症疑难病症的诊治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诊疗操作技术;本人尤其擅长口腔颌面部较大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和颌面-颅底及颌面部巨大肿瘤的诊断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小下颌畸形合并颞颌关节强直的同期手术治疗”;运用微血管吻合技术采用“血管化肌骨皮瓣修复大块颌面放射性骨坏死缺损”;继而实施“颌面部巨大腮腺瘤、巨大海绵状蔓状血管瘤的同期栓塞手术治疗”;“婴幼儿头颈部巨大血管瘤的手术治疗”以及“颅颌面巨大肿瘤切除缺损肌骨皮瓣联合修复重建术”等专业内的尖端治疗均获得成功。其他如:应用计算机三维模拟导航技术实施颅底弹体的精确取出术获得成功;其中实施为中国及亚洲首例92岁高龄港妇巨大腮腺混合瘤(4.5公斤)完整切除获得了圆满成功,在粤港澳地区形成了良好的学术影响。近年来应用计算机三维反求工程实行颅颌面缺损的修复重建术;实施高龄产妇同期分娩合并颌面巨大恶性肿瘤完整切除术等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本专业领域多项诊疗技术均处于国内口腔颅颌面外科学界的前沿,标志着一定程度的技术专项诊疗水平和发展方向。在临床科研方面,本人独创的颅颌面部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技术,可集中对头面部的微血管立体结构和微循环系统进行研究,其形态学方面的三维逼真、立体和完整,优于其他实验方法,在欧美及国内口腔颌面部微血管形态学研究方面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1999年首先在国内口腔医学临床上引进并应用了生物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并与华南理工材料学院的合作积极开展了生物可吸收材料的合成应用研究并试用于临床获得可靠的效果。近年积极开展“运用计算机三维模拟图像—模型外科-手术导航实施颅-颌面部外科修复重建”等创新性手术则列入为广东省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培训基地专项技术,并被列为国家卫健委的疑难重症专项培训技术项目。在外科领域本人直接参加世界第八例,中国首例双头连体婴的术前手术方案设计并制作连体双头婴三维实体模型及行多次术前颅颌面部手术模拟演练最终使之获得成功,创建了颌面与颅脑外科间多学科(MDT)协同治疗成功的多项临床实例。在临床上本人率先采用多种肿瘤标志物应用于头颈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疗效检测跟踪,在头颈部肿瘤治疗前沿率先应用分子生物诊断与头颈肿瘤标靶药疗效对比研究观察并获取了有意义的初步结论和经验。近年来在头颈部肿瘤应用细胞免疫治疗以及与干细胞研究转化方面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

主要任职:目前担任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东省健康服务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健康管理产学研联盟副理事长,香港医学科学院资深院士兼副院长,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颅颌面学组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组副组长,担任广东省医学会的多届理事,广东省健康教育协会医院健康促进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院协会健康管理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第一、第二届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促进专委会常委,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颅颌面学组委员,广东省健康教育协会医院健康促进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健康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组织工程学会常委,国家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聘评审专家,多个医学专业杂志编委。

学术成就: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和国内外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18篇,撰写专著8本,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6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十八名,多次出席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并作专题报告。